對于大棚蘆筍的栽培,各種植區都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山西省清徐縣蘆筍協會丁茂發老師,經過多年試驗研究,成功地將清徐縣大棚蘆筍發展到20公頃以上,每畝收人15000一20000元。每年冬季在北京、上海市場上,蘆筍價格達40一50元/公斤,大大增加了農民收人。
另外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良莊鎮官莊村支部書記陳乃平研究試驗的塑料大弓棚蘆筍在2月中旬上市,每畝收人10000-15000元,帶動了一方經濟的發展。
我國各地蔬菜溫室大棚比較普遍,凡是能生產其他蔬菜的大棚都能生產蘆筍。蘆筍大棚栽培比其他蔬菜風險更小,因為蘆筍只有在0℃以下才會出現凍害,即使出現凍害也只能凍壞一天的產量,只要溫度回升蘆筍就會繼續生長。只是溫度低時生長慢,日產量低一些罷了。所以說,蘆筍大栩栽培不會出現如連續陰雨、低溫或降雪等自然災害導致的毀滅性損失,更適合一些大棚管理難度大的地區種植。蘆筍大棚栽培是一項很有發展前途和潛力的好項目,將解決蘆筍市場周年供應的問題。
大棚栽培方式相對延長了蘆筍生長期,由于多是在低溫條件下進行生長,應當注意凍害或因低溫造成的不良影響。另外,當外界氣溫轉暖后,棚室的溫度急劇上升,促使幼莖頂部鱗片開張,尤其是較細的嫩莖更易發生這種不良現象,從而浪費植株營養。因此,掌握適度的采收期,是溫室栽培的一項關鍵。
經過夏秋季節營養生長的蘆筍,如在11月中下旬進人休眠,可在割除地上秸稈后,同時覆膜扣棚進行保溫。這樣,隨后的12月上中旬至翌3月下旬為采收期,可根據棚內蘆筍的長勢延長或縮短采收時間。采收結束后進行地上營養生長。在溫暖的南方可在12月中旬覆膜扣栩,在翌年1月初萌.芽,進人采收期,直到4月末結束,隨即撤除保護設施,轉化成露地栽培,進行植株培養。